六周年,流量选择了今日头条

今日头条的主动拆分与2014年豆瓣的移动拆分不同,豆瓣根据产品功能拆分PC端。 今日头条按照不同的内容调性,将整个互联网人群进行了分裂。

对于内容产品来说,功能多、体量大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它只能笼络特定人群。 一旦形成固定的氛围,新老用户之间的战争就一触即发。 要么妥协,每个用户只使用1%的功能,并且互相忽略。 或者从头开始,重新发明轮子。

今日头条的选择是后者,通过拆分用户来提高效率。 这是第二个转折点。

西瓜视频出来没多久,头条问答变成了悟空问答。 2017年下半年,先是传闻今日头条从知乎挖走了300个大V,随后悟空问答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入驻,掀起了一波挑衅海报。 悟空问答能否突破知乎的城墙还不得而知,但人们明显感觉到,在跟进一些热点事件时,前者已经占据了上风。 半个月前的张阳案就是这样。 通过邀请当事人@小二姐入驻,悟空问答变成了新闻现场。

随后,今日头条旗下的新品陆续发布,比如主打汽车的点车地、主打财经的钠镁股、美妆平台泡芙社区等。有传言称,各垂直渠道今日头条会被拆分成一个app。 对于不易涉足、投资或收购的领域,如二维领域的快看漫画、半维,企业协作领域的石墨文档、塔楼等。 没有人会对今日头条现在要做的事情感到惊讶。

分裂的背后,关键是社交。 由于手机厂商预装较多,每当出现大规模换机潮时,今日头条的活跃用户数就会减少。 毕竟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使用哪种信息软件并不重要。 这里我想解释的是,理论上,算法也是有粘性的——如果机器足够聪明,人训练有素,信息软件也能做到“你必须”。 只是短期来看,这种粘性远低于社交。

尽管腾讯已经占据了中国社交媒体的半壁江山,但社交媒体依然是兵家必争之地。 2017年4月今日头条pc版,今日头条推出微头条。 众多明星入驻,一时间人们仿佛看到了2009年的微博。微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今日头条App下的一个Tab,这不仅是今日头条智能分发的一部分,也无时无刻影响着整个产品的内容生态。 。 例如,短内容被纳入头条索引,“关注”按钮变得越来越突出。

今日头条开启了一系列社交活动。 抖音是短视频产品,悟空问答是短内容产品,它们的俗称是社区。 去年头条创作者大会上,张一鸣宣布将启动“万人百万粉丝”计划。 今日头条将从“智能分发”演变为“智能社交”。 该算法+社交并行混合分发已应用于今日头条旗下多款产品。

不是今日头条选择流量,而是流量选择今日头条。

在批评声中,所有产品都成为头条新闻

今日头条为何如此受欢迎? 当我们尝试分析抖音、悟空问答、微头条火爆的原因时,我们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不变,而这些不变才是核心。

比如都采用大小形式,利用今日头条主APP来引导其他产品。 再比如,数百亿营收的资金支持,足以覆盖每个独立产品的技术和运营成本。 抖音在春节期间的火爆,与今日头条日均三四百万的预算不无关系。

操作层面的输血是一方面,核心是产品本身。 都说今日头条如鸦片,计算得如此精准,让人忍不住往下滚动。 这种底层技术复制到抖音上,也是会上瘾的,不免滑。 回过头来看,也正是技术让今日头条拥有了足够的流量和资金。

六周年,流量选择了今日头条

算法本质上是信息爆炸后生产力的进步。 有些人认为这并不能提高阅读效率。 他们表示,今日头条上的杂乱使得获取优质内容变得更加困难。 这个逻辑其实是有问题的,因为阅读效率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获得的内容更好、更有用、更有趣,而是意味着内容更容易被阅读。 换句话说,最大化流量。

进一步分裂意味着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消费更多的内容。 “很多”这个词可能包括更好的质量、更有用、更有趣,或者都不是。 一切都取决于你的行为,因为算法只能学习,不能指导。

例如,许多社交媒体使用算法来分发内容,甚至以扰乱时间线为代价。 原因是用户一天内可能会有数百次时间线更新。 你的使用场景可能是,看完前面几十篇文章,觉得无聊,就走人了。 如果把时间线搞乱,把自己更关心的内容放在前面,使用时长自然就会增加。 这就是所谓的提高用户期望,就像电视节目预告片一样。

当然算法也不是万能的。 有一个典型的“妈妈问题”:因为无论你发什么,你妈妈都喜欢你,所以你发的东西会先推送给和你妈妈相似的人。 那么你写的技术文章很有可能会被推送给七姨八姨,因为她们占用了预留读者名额,你的Geek朋友就看不到这篇文章了。

与不准确的推荐相比今日头条pc版,该算法最受诟病的有两点,一是信息作茧,二是导致庸俗化。

信息茧房,桑坦斯提出的概念非常形象,也被很多人误解了。 他的意思是,人们只选择他们想要的、让他们满意的信息。 到目前为止,机器还不具备识别概念的能力,因此用户对一件事可能会收到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评价。

很多人争论的焦点是认为“信息茧房”泛指关注领域的限制。 首先,这是一个概念上的混乱,其次,这不是一个问题。 大多数人只能专注于有限的事情。 如果说限制的话,早期用户主动订阅的分发机制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限制。

六周年,流量选择了今日头条

今日头条算法的典型推荐特征

导致粗俗,涉及算法值。 为什么今天头条垃圾邮件很多,而青芒杂志等软件却很少见? 不是因为内容来源不同,而是因为今日头条通过点击、分享等简单行为来判断用户需求,而青芒杂志则强行设置了注释等高门槛的算法维度,代价是永远无法增加流量。

这不是简单的机器与人类的对抗。 两者都是算法,但模型不同。 人们其实很清楚,算法不会造成低俗,而是人的欲望; 算法本身不会传播谣言,但不受监管的算法会传播谣言。 当人们指责XX平台盛产垃圾时,该怪的不是算法,而是算法背后的人。

一个人可以做出很多努力。 比如调整规则,减少党派头条、低俗内容的推荐,减少经常产生、转发谣言的用户的权利。 今日头条可以发布严格的规则,在全国招募2000名编辑,但不可能比得上青芒。 毕竟年初,仅增加亲友信息比例,用户平均停留时长就下降了24%。 这种自杀式的反流量行为可不是今日头条的风格。

“今天的头条不模仿人性,也不引导人性。你们这些文化人给了我们太多深刻的命题。” 张一鸣在接受《财经》专访时说出的这句话,值得深思。

有人说张小龙是天才产品经理,而张一鸣就像一个AI机器人。 2012年,张一鸣在BP上写道:五年用户1亿。 就在2016年,今日头条就实现了这一目标。 当产品项目立项后,即使大家都认同一个好名字,他还是要说:再做一次AB测试。

六周年,流量选择了今日头条

2017年,今日头条很喜欢“价值观”这个词。 比如,九寨沟地震时,今日头条在找人时做出了很多存在感,让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感到汗颜; 周年纪念日上,张一鸣多次强调“诚信、善良”的社会责任。

很多人都感到惊讶。 今日头条什么时候有价值观了? 只要你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张一鸣对《财经》说的是:媒体要有价值观,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。

他从不认为算法需要有值。 他甚至谨慎地谈论价值观,并用“责任”一词来代替。

2016年,当腾讯要收购今日头条的消息传出时,张一鸣在今日头条问答中分享了一首《要么做大,要么回家》。

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大人物,时间会证明头条新闻是否会成为“大人物”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动力营销圈 » 六周年,流量选择了今日头条

赞 (0)

相关推荐

    暂无内容!